烧成紫砂壶的窑炉,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到隧道窑的演变。其中龙窑使用时间最长(宜兴羊角山早期紫砂窑址就是一条宽一米左右长十馀米的龙窑)直到1957年才被倒焰窑代替。1973年,隧道窑取代了倒焰窑。龙窑所用燃料是茅草、松柴。倒焰窑的燃料是烟煤。 隧道窑则以重油为燃料。
紫砂壶从明代中叶起就开始用匣钵(俗称掇罐)烧成,这与上述紫砂壶自明代起因饮茶方法改变,制壶发生历史性转折相关连,以防止产品表面发生火刺,色泽不称等缺陷。同时提高了制品的装窑密度,有效地利用了窑位空间。
紫砂泥中的氧化铁含量相当高,根据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铁三元相理论,如果制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则物相在1400℃以下不产生液相图,不形成低共熔物,由于紫砂泥中尚有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成份,因此实际烧成温度低为1150~1180℃,在此温度下,泥料中各矿物相的扩散速度不大,赤铁矿不作为一种相存在,使制品成红色(低温)、紫红色(高温)。如以还原气氛烧成,则仅应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系相图进行,在1100℃左右形成低熔共熔物而产生液相。三氧化二铁大量还原氧化铁色泥由紫红变紫黑,制品表面提前烧结还原过程中沈积的炭素和分解的气体无法逸出而发生鼓泡、积炭,造成废品。
温馨提示:加好友hurenzisha ,赠送紫砂杯免费试用!